中新網北京6月3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從事法官職業12年了,我聽到最多的一個稱呼就是‘劉法官’。當事人一句‘法官',雖然再普通不過,卻讓我不斷地思考和反省。”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奧運村法庭副庭長劉黎在最高人民法院座談會上說。
  130餘名青年幹警日前齊聚最高人民法院機關一區中法庭。成立才一個月的最高法院青聯在這裡組織共同學習和交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包括劉黎在內,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二庭庭長薑穎,房山區人民法院政治處主任助理、知識產權庭負責人厲莉等優秀法官在嘉賓席上就坐。
  劉黎2006年開始從事民事審判工作,審結2400多件案件,涉及當事人8000餘人,許多案件是疑難複雜矛盾激烈的案件,但無一信訪投訴。她的切身體會是,每一個個案的公正審判都是一張法治名片,也是一張法治的宣傳單。老百姓正是通過這一張張名片,一張張宣傳單,看到社會的公平正義。
  “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對工作是如何認識的?是當作謀生的手段,還是當作事業?”薑穎第二個發言,開場白坦率、直截了當。
  薑穎雖然年輕,但已經是知識產權審判領域的著名法官,2012年被評為知識產權界全球最有影響的50人之一。發言時,結合20年的審判經歷,圍繞職業理想和司法公信等主題做了深刻闡述。她表示,只要在工作中融入公正、廉潔、為民的情感,在工作中永葆對法治的不懈追求,司法的權威、法律的尊嚴就會綻放在群眾心中。
  全國道德模範厲莉第三個發言。“如果說法治是一顆種子,那麼司法工作者就是園丁,而民眾對對法治的信仰就是土壤。在這樣的法律文化中,建立司法公信,我們需要意識到引導和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座引導民眾走向法治的橋梁。”厲莉說。
  與會人員紛紛踴躍發言。如何通過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真正信任司法?如何更多地做公益事業?如何在青年人中做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引領者?如何看待模範與自己的差距……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氣氛很是熱烈。
  最高人民法院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宋建朝也作了簡短髮言。他認為,立足本職,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最後,座談會主持人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青年聯合會主席羅東川作了總結講話。他鼓勵青年幹警們以身邊模範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著手,堅持公正、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弘揚者,為人民法院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不懈努力。(完)  (原標題:種子與園丁:中國青年法官談建司法公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b50pbls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